通风柜烟雾测试
发布时间:2025/09/27 14:46:20
通风柜烟雾测试是评估通风柜气流控制性能和密封性的核心检测方法,通过模拟污染物产生场景,直观判断通风柜是否能有效捕捉、排出有害气体/烟雾,防止其泄漏到操作人员呼吸区,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关键环节。以下从测试原理、核心目的、操作流程、结果判定及注意事项展开详细说明。
一、测试核心原理
利用烟雾发生器(如甘油烟雾发生器、干冰烟雾机等)产生可见、无毒的烟雾,模拟实验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蒸汽。通过观察烟雾在通风柜内的流动轨迹、捕捉效率及泄漏情况,判断通风柜的“面风速”“气流均匀性”“密封性”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如国际标准ANSI/ASHRAE 110、中国标准GB/T 39728-2021《实验室通风柜》)。
烟雾的优势在于:密度与空气接近、流动状态直观可见,能精准反映气流的“死角”“涡流”或“泄漏点”。
二、测试核心目的
通风柜的核心功能是“负压containment(即柜内保持负压,防止污染物外溢)”,烟雾测试的目的正是验证这一功能:
1.验证面风速合规性:确认通风柜操作口(正面开口)的平均面风速是否在安全范围(通常为0.4~0.6 m/s,不同场景可调整,如放射性实验需更高),且风速分布均匀(避免局部风速过低导致烟雾逃逸)。
2.检测气流捕捉效率:判断烟雾是否被及时吸入通风柜,无明显“上扬”“扩散”至操作口外(即操作人员呼吸区)。
3.排查泄漏点:检查通风柜柜体(如柜门缝隙、管道接口、风机连接处)是否存在密封缺陷,防止烟雾从非操作口位置泄漏。
4.评估干扰因素影响:测试外界气流(如实验室门窗开启、人员走动、空调风)对通风柜气流的干扰,判断其抗干扰能力。
三、标准测试流程
专业烟雾测试需遵循标准化步骤,确保结果可重复、可对比,核心流程如下:
1. 测试前准备
(1)环境条件控制:关闭实验室门窗,停止人员走动,关闭可能干扰气流的设备(如空调风口直吹、风扇),保持实验室温度稳定(避免温差导致气流紊乱)。
(2)设备校准:
校准烟雾发生器:确保烟雾输出稳定、浓度适中(不遮挡视线,且能清晰观察轨迹)。
校准风速仪:使用热线风速仪或皮托管风速仪,确保面风速测量精度(误差≤5%)。
(3)通风柜状态检查:
柜门高度调至标准操作位置(通常为500~600mm,或按厂家推荐高度)。
确认通风系统开启,风机运行正常,风量调节阀处于“标准工况”位置。
2. 关键测试项目与操作
通风柜烟雾测试需覆盖“操作口捕捉”“柜内气流”“泄漏检测”三大核心场景,具体操作如下:
3. 面风速同步测量
烟雾测试需与面风速测量同步进行,验证“气流视觉效果”与“风速数据”的一致性:
四、结果判定标准
根据GB/T 39728-2021及ANSI/ASHRAE 110,烟雾测试“合格”需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1.无泄漏:操作口外无可见烟雾逃逸,柜体缝隙、管道接口无烟雾泄漏;
2.捕捉有效:烟雾在操作口处被快速吸入,无滞留或上扬至呼吸区;
3.气流均匀:柜内烟雾无明显涡流、堆积,沿排风方向顺畅流动;
4.抗干扰达标:正常实验室干扰(如人员走动、门窗开启)下,仍能满足上述要求;
5.风速合规:操作口平均面风速0.4~0.6m/s,风速偏差≤0.2m/s。
若出现“烟雾逃逸至呼吸区”“柜内涡流严重”“风速低于0.3 m/s”等情况,判定为不合格,需排查原因并整改(如调整风机风量、更换柜门密封条、优化通风管道设计)。
五、注意事项
1.烟雾安全性:必须使用无毒、无腐蚀性、不易燃的烟雾源(如食品级甘油烟雾、干冰烟雾),禁止使用工业烟雾剂(可能产生有害残留);
2.测试人员防护:测试时需佩戴护目镜(防止烟雾刺激眼睛),若使用干冰烟雾,需戴手套(避免冻伤);
3.设备兼容性:通风柜内若有精密仪器,需提前覆盖保护(防止烟雾附着影响设备);
4.定期测试要求:通风柜需定期进行烟雾测试(建议每6个月1次,或在更换风机、调整通风系统后立即测试),确保长期安全运行;
5.专业操作优先:非专业人员可能因操作不当(如烟雾发生器位置错误、风速仪未校准)导致结果偏差,建议由具备实验室安全资质的人员或第三方机构执行测试。
一、测试核心原理
利用烟雾发生器(如甘油烟雾发生器、干冰烟雾机等)产生可见、无毒的烟雾,模拟实验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蒸汽。通过观察烟雾在通风柜内的流动轨迹、捕捉效率及泄漏情况,判断通风柜的“面风速”“气流均匀性”“密封性”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如国际标准ANSI/ASHRAE 110、中国标准GB/T 39728-2021《实验室通风柜》)。
烟雾的优势在于:密度与空气接近、流动状态直观可见,能精准反映气流的“死角”“涡流”或“泄漏点”。
二、测试核心目的
通风柜的核心功能是“负压containment(即柜内保持负压,防止污染物外溢)”,烟雾测试的目的正是验证这一功能:
1.验证面风速合规性:确认通风柜操作口(正面开口)的平均面风速是否在安全范围(通常为0.4~0.6 m/s,不同场景可调整,如放射性实验需更高),且风速分布均匀(避免局部风速过低导致烟雾逃逸)。
2.检测气流捕捉效率:判断烟雾是否被及时吸入通风柜,无明显“上扬”“扩散”至操作口外(即操作人员呼吸区)。
3.排查泄漏点:检查通风柜柜体(如柜门缝隙、管道接口、风机连接处)是否存在密封缺陷,防止烟雾从非操作口位置泄漏。
4.评估干扰因素影响:测试外界气流(如实验室门窗开启、人员走动、空调风)对通风柜气流的干扰,判断其抗干扰能力。
三、标准测试流程
专业烟雾测试需遵循标准化步骤,确保结果可重复、可对比,核心流程如下:
1. 测试前准备
(1)环境条件控制:关闭实验室门窗,停止人员走动,关闭可能干扰气流的设备(如空调风口直吹、风扇),保持实验室温度稳定(避免温差导致气流紊乱)。
(2)设备校准:
校准烟雾发生器:确保烟雾输出稳定、浓度适中(不遮挡视线,且能清晰观察轨迹)。
校准风速仪:使用热线风速仪或皮托管风速仪,确保面风速测量精度(误差≤5%)。
(3)通风柜状态检查:
柜门高度调至标准操作位置(通常为500~600mm,或按厂家推荐高度)。
确认通风系统开启,风机运行正常,风量调节阀处于“标准工况”位置。
2. 关键测试项目与操作
通风柜烟雾测试需覆盖“操作口捕捉”“柜内气流”“泄漏检测”三大核心场景,具体操作如下:

3. 面风速同步测量
烟雾测试需与面风速测量同步进行,验证“气流视觉效果”与“风速数据”的一致性:
- 测量点:在通风柜操作口平面,按“5点法”或“9点法” 布置测点(如5点法:操作口中心1点,四周各1点,距离边缘100mm);
- 数据要求:各测点风速需在0.4~0.6m/s(或符合实验室所在行业标准),且最大风速与最小风速的差值≤0.2m/s(确保风速均匀)。
四、结果判定标准
根据GB/T 39728-2021及ANSI/ASHRAE 110,烟雾测试“合格”需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1.无泄漏:操作口外无可见烟雾逃逸,柜体缝隙、管道接口无烟雾泄漏;
2.捕捉有效:烟雾在操作口处被快速吸入,无滞留或上扬至呼吸区;
3.气流均匀:柜内烟雾无明显涡流、堆积,沿排风方向顺畅流动;
4.抗干扰达标:正常实验室干扰(如人员走动、门窗开启)下,仍能满足上述要求;
5.风速合规:操作口平均面风速0.4~0.6m/s,风速偏差≤0.2m/s。
若出现“烟雾逃逸至呼吸区”“柜内涡流严重”“风速低于0.3 m/s”等情况,判定为不合格,需排查原因并整改(如调整风机风量、更换柜门密封条、优化通风管道设计)。
五、注意事项
1.烟雾安全性:必须使用无毒、无腐蚀性、不易燃的烟雾源(如食品级甘油烟雾、干冰烟雾),禁止使用工业烟雾剂(可能产生有害残留);
2.测试人员防护:测试时需佩戴护目镜(防止烟雾刺激眼睛),若使用干冰烟雾,需戴手套(避免冻伤);
3.设备兼容性:通风柜内若有精密仪器,需提前覆盖保护(防止烟雾附着影响设备);
4.定期测试要求:通风柜需定期进行烟雾测试(建议每6个月1次,或在更换风机、调整通风系统后立即测试),确保长期安全运行;
5.专业操作优先:非专业人员可能因操作不当(如烟雾发生器位置错误、风速仪未校准)导致结果偏差,建议由具备实验室安全资质的人员或第三方机构执行测试。
综上,通风柜烟雾测试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键防线”,通过标准化测试可及时发现通风柜的气流缺陷,避免因污染物泄漏引发人员健康风险或实验事故。
更多详情请咨询上海弗莱仕官方网站
www.shfulaishi.com
推荐产品
推荐阅读
- 华东地区-上海办事处: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星火开发区莲塘路251号8幢
- 华东地区-江苏办事处:地址: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88号中亿丰大厦
- 华东地区-山东办事处:地址: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长春路
- 华北地区-北京办事处: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西潞北大街
- 华北地区-内蒙古办事处: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展览馆路
- 华南地区-广东办事处: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中433、435号
- 西南地区-重庆办事处: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华福大道北段66号
- 西北地区-陕西办事处: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银滩路
- 服务热线:19921910758
- 公司邮箱:fulaishi168@163.com
- 公司地址:
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街道澄阳路88号
关注弗莱仕微信
打开手机站
Copyright © 2022 苏州弗莱仕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04772号 技术支持:威盟科技


经理
19921910758
19921910758

邮箱
fulaishi168@163.com
fulaishi168@163.com